全球疫情不断
本土疫情时有反复
紧张、担忧、焦虑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关注疫情动态
稍有风吹草动就充满猜测
总感觉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面对疫情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自己的情绪
及时摆脱负面情绪
回归积极生活?
01 接纳负性情绪
疫情反复,让人们原本正常的生活被打乱,焦虑、恐惧、无助等负面反应接踵而至。面对这类应激情绪,我们越是压抑,越容易被它们影响和支配。尝试着接纳自己的情绪,积极的改变便会如期而至。
02 正确认识疫情
面对关于疫情的大量信息,我们应理性接收、科学认识,相信官方发布,不信谣传谣,不过度解读。
同时,积极关注防控科普,学习掌握防控知识,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
谨慎出行
非必要不外出、聚会、聚餐,如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拒接谣言
关注官方渠道消息,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及时就医
有症状及时就医,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尽快到发热门诊就诊。
配合检测
核酸大筛时,备好身份证,听从指挥,有序检测;出入社区公共场所时配合测温验码等工作。
健康行为
时刻谨记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分餐制等卫生习惯和健康行为。
接种疫苗
响应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政策,积极进行疫苗接种,保护个人健康。
03 适度调节不良情绪
许多人习惯把自己的心事藏在心底,殊不知,这些不良情绪在我们心中会逐渐生根发芽,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不良情绪时,不妨尝试用合适的方法去宣泄。
动起来
运动有助于改善抑郁、缓解紧张情绪和控制冲动行为。运动起来,让身体微微出汗,有助于身心状态的恢复。
说出来
无论何时何地,家人和朋友都是我们坚实的依靠。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络,哪怕只是几句闲聊,都可以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
听起来
音乐作用于大脑,可以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唤起积极、健康的情绪,通过神经及神经体液的调节,促进机体分泌对健康有益的激素、酶等物质,调节血流量、增加胃肠蠕动等,从而促进整个身体的代偿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04 学会识别自己生理和情绪上的不适
春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时候。有时候难免会有咳嗽、打喷嚏等现象,有时也会出现伤风感冒的症状。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慌,稳定情绪,做好个人防护,居家观察并做好与家人的隔离,绝大多数情况只是一般的小问题。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整或在家人的鼓励和帮助上恢复身体和心理健康。
05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恐惧、无助、空虚、愤怒、失眠等症状却无法自行缓解时,及时向心理健康机构寻求帮助,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困境。
综合:健康四川官微、乌海新闻
(今完)